奧薩園區研發生產園區綜合環境監控系統項目案例
1. 項目背景
為提升園區的生產安全水平、保障精密制造車間的恒穩環境、實現運維管理的智能化與集中化,針對園區內三個核心生產車間,建設一套覆蓋全面、預警及時、管理高效的綜合環境監控系統。該系統旨在實現對生產環境、動力基礎設施和安全狀態的實時感知與智能控制,為園區的安全生產與高效運營保駕護航。
2. 項目概況
3.
監控范圍: 園區內的 3個核心生產車間。
系統架構: 采用“車間分布式采集 + 園區集中式管理”的兩層架構。
核心目標: 構建一個 統一平臺、數據驅動、安全可控、節能降耗 的智慧環境監控體系,實現對生產車間動力、環境、安防因素的“一站式”管理。


3. 系統設計與部署
3.1 監控中心(園區級)
配置: 1套環境監控主機(高性能工業服務器)及 “園區智慧環境監控平臺”軟件。
位置: 園區總部調度中心或運維值班室。
功能: 作為系統的指揮中樞,負責匯聚、存儲、分析來自所有車間數據,進行全局展示、統一告警和集中管理。
3.2 車間采集層(現場層)
配置: 5套數據采集箱。
部署: 根據車間面積和設備分布,在3個車間內合理部署5套采集箱,確保所有傳感器信號能穩定接入。
功能: 負責就近接入本區域的各類傳感器和數據,進行協議轉換和本地預處理,并通過車間工業以太網上傳至中心主機。
3.3 監控點位詳情(按子系統劃分)
動力配電監控子系統:
監控對象: 28套配電柜。
監控內容: 主要斷路器的開關狀態、電壓、電流、功率等參數,預防過載和斷電風險。
價值: 實現對生產設備供電鏈路的全景可視化管理,保障生產動力源的穩定。
環境監控子系統:
溫濕度監控: 80個溫濕度傳感器,密集部署于生產線、倉儲區、設備間等關鍵位置。
價值: 確保精密加工、產品組裝等環節對環境溫濕度的苛刻要求,防止因環境波動導致產品良率下降。
精密空調監控: 10臺精密空調/工業空調,監控其運行狀態、設定參數、告警信息,并支持遠程啟停與優化控制。
價值: 保障車間恒溫恒濕環境,同時通過精確控制實現節能降耗。
安全預警子系統:
可燃氣體監測: 6個甲烷傳感器,部署在涉及天然氣使用、或有甲烷泄漏風險的工藝區域(如鍋爐房、涂裝線)。
價值: 實現可燃氣體泄漏的早期預警,是工業安全生產的生命線,預防爆炸與火災事故。
消防煙霧監測: 35個煙感探測器,覆蓋車間的頂棚、設備上方、電氣柜周邊。
價值: 火災早期探測,為應急處置爭取寶貴時間。
漏水監測: 5套定位式漏水檢測系統,部署在空調冷凝水排水管、水管閥門、窗戶周邊等潛在水源附近。
價值: 防止漏水浸泡昂貴的生產設備與原材料,減少非計劃停產損失。
4. 系統核心功能
多車間“一張圖”管理: 在中心大屏上,可總覽園區全局,也可一鍵下鉆到任一車間的細節視圖,所有監控數據與設備狀態一目了然。
智能分級告警:
對甲烷泄漏、煙霧報警等最高級別報警,采用聲光、短信、電話等多重方式,確保第一時間響應。
支持告警過濾、確認、閉環管理,所有記錄可追溯。
智能聯動控制:
甲烷報警聯動: 檢測到甲烷濃度超標,立即聯動啟動本區域強制排風機、關閉燃氣閥門、聲光報警,并推送信息至安全負責人。
空調聯動溫濕度: 根據溫濕度傳感器數據,自動調節精密空調的運行參數,實現精準控溫與節能。
消防報警聯動視頻: 任一煙感報警,立即聯動附近視頻畫面彈出,輔助確認火情。
能效管理與數據分析:
結合配電監控與空調監控數據,分析各車間能耗,生成能效報表。
提供設備運行時長、啟停次數、溫濕度變化趨勢等報告,為預防性維護和工藝優化提供數據支持。
嚴格的權限管理: 根據不同車間、不同職責(如安全員、設備管理員、系統管理員)設置操作權限,保障系統與數據安全。
5. 項目成果與價值
本項目實施后,為園區帶來了全方位的提升:
安全生產水平質變: 建立了覆蓋可燃氣體、消防、電氣的“三位一體”安全防護網,重大安全風險可知、可控,實現了從被動處置到主動預防的轉變。
生產環境高可靠性保障: 確保了車間內恒穩的環境條件,直接提升了產品生產的一致性與良品率。
運維效率大幅提升: 將3個車間的分散管理變為中心集中監控,減少了巡檢人力,故障發現與處理效率提升超過60%。
管理決策科學化: 基于大數據分析,對設備生命周期、能耗成本、環境趨勢進行科學評估,使管理決策有據可依。
總體運營成本降低: 通過預防性維護減少了設備大修費用,通過空調智能策略降低了能源消耗。